安徽先锋手机报(总第988期)
今年以来,烈山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部署要求,坚持需求导向,紧紧围绕各级各类党员队伍的特点规律,分级分类开展党员教育,着力锻造一支让组织放心、让群众信赖的过硬队伍。
分级负责,拧紧党员教育“责任链”。着力构建“两级联动、四方协同”工作体系,建立区级着重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基层党委着重抓好普通党员兜底培训机制,形成“分级负责、统筹联动”责任闭环。压实责任链条,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根据不同层级,推行不同标准的“五定工作法”,即定培训目标、定培训课时、定师资力量、定参训党员、定完成时限。要求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年参加区级以上党委举办的脱产培训累计不少于5天或40学时,党务工作者以及普通党员每次参加集中培训不少于4学时,确保全体党员应训尽训。落实全面覆盖要求,区级利用区委党校、开放式党校等地举办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班6期,基层党委利用74个远程教育站点、63个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开展集中培训135期,累计培训7500余人次。建立学习记录库,有效防止多头调训、重复培训、长期不训等问题。
分类培训,丰富党员教育“课程表”。紧密联系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党员思想实际和工作需求,差异化、本土化匹配培训内容,科学制定党员教育“课程表”,切实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机关事业单位党员教育,通过开设“南湖知行大讲堂”“理论课堂”、建设发放“理论包”“政策包”“案例包”等组合工具,着力加强政策理论水平、依法行政和履职效能等素质培养,持续提升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履职能力。统筹用好干部教育培训成果,坚持抓机关带行业系统,延伸开展普通党员专题培训。面向企业和新兴领域党员,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三新”领域党的建设等方面,开设“科技讲堂”“车间课堂”等,引导130余名企业和新兴领域党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面向农村和社区党员,聚焦“千万工程”经验、乡村全面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开设“田间课堂”等11期,加强实战技能培训,引导基层党员在服务群众中作表率、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时打头阵。
分层施教,建强党员教育“师资库”。针对不同领域党员特点,坚持选育并重,广渠道构建师资队伍。建强“师资库”,按照“政治立场坚定、讲授内容适时、教学能力突出、热心党员教育事业”的标准,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等方式,从资深党校教授、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模范人物、专家学者、实用技术人才中遴选党员教育讲师,组建150余人师资库,开发精品课程。分层施教,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党员教育需要,建立1个师资库,下设“理论课堂”“科技课堂”“车间课堂”“田间课堂”等5个教育教学课堂,精准匹配专家学者、科技人才、实用技术带头人、“土专家”“田秀才”等N个授课讲师,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师资体系,精准分层开展教育培训。灵活教学,针对不同类型的党员灵活运用讲述式、研讨式、体验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建立课堂、基地、教学点协同一致的培训平台,让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相得益彰。深入挖掘烈山红色历史、身边榜样事迹,创建党员教育新场景,共开展体验式教学86场。(来源:淮北市烈山区委组织部)
近日,六安市开展全市党校系统教研工作专题培训研讨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精神,提升党校教师核心能力,推动全市党员教育师资水平向专业化、高质量迈进。
教研工作专题培训研讨活动,聚焦理论与实践“双提升”目标,课程设置涵盖专题辅导、现场教学、研讨交流三大模块。为增强培训研讨效果,邀请了上海市委党校、省委党校以及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系统内外专家教授,围绕“专题理论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互动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等内容进行了业务辅导。结合党校系统教研工作,全面解读了新修订的《中国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组织学员赴裕安区委党校观摩教学管理经验,实地体验现场教学点建设成果;围绕“如何开发精品课”“如何撰写高质量的科研文章和资政报告”等主题进行分组研讨,着力破解教学过程中的实践难题。
教研工作专题培训研讨活动,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组织,全市党校系统61名专兼职教师参加此次活动。(来源:六安市委组织部)
近日,芜湖市举办全市党员教育培训“先锋云课堂”——夏季农村、社区和新兴领域党员专场培训,聚焦党员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及新就业群体职业特点,开展反电诈、院前急救、防溺水安全、劳动就业维权等知识技能培训,取得较好反响。
培训围绕“服务群众、提升技能”主题,聚焦提升党员群众个人网络安全意识、院前急救、防溺水知识和法律维权意识,邀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二大队二级警长汪欣、市蓝天救援队教官曹存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调解庭庭长查梦作专题讲课。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二大队二级警长汪欣从自身多年从事反诈工作经历出发,用生动鲜活的例子,向大家科普网络诈骗常见套路和破解心得,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新形势和新趋势;市蓝天救援队教官曹存营将课堂作为交流研讨的实践地,邀请现场观众深度参与“院前急救、防溺水”等实操演练,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处理紧急情况;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调解庭庭长查梦以“为新就业群体排忧解难”为目的,详细分析讲解新业态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内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